他緣何總是無病找病
文章來源:發(fā)布時間:2020-09-28 11:56:00-
“如果不是張主任經驗豐富,我只怕早就被所謂的胃癌害死了。”日前,因疑病癥治愈后前來市口腔醫(yī)院心理一科復查的丁師傅這樣說到。2018年開始,開出租車的丁師傅總懷疑自己得了胃癌,四處求醫(yī)未果。后聽從同行建議找到市口腔醫(yī)院心理一科主任、高級心理治療師張俊峰,經張俊峰應用自創(chuàng)的心境改造療法治療20天后康復出院。
患“癌”2年,確診卻是心病
42歲的丁師傅開出租車有10多年了,每日為了完成定量不停奔忙,飲食常常無規(guī)律。為了多拉生意,中午時分經常用盒飯速戰(zhàn)速決。年復一年,時間一長,丁師傅開始感覺胃不舒服。在醫(yī)院檢查后確診患有胃潰瘍,經過治療后,病癥好轉。今年 4 月,在一同行的再三勸說下,丁師傅來到市口腔醫(yī)院找到心理一科主任張俊峰,有著20多年心理治療臨床經驗的張俊峰經過問診后確診其是患上了疑病癥。 張俊峰應用自創(chuàng)的心境改造療法幫助丁師傅認識并矯正自身錯誤信念,緩解情感癥狀、改善應對能力,讓其接受胃部癥狀的出現(xiàn),去做該做的事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疾病上,同時輔以藥物治療。 20 天后,丁師傅康復出院。
疑病癥的治療,應以心理治療為主
疑病癥又稱疑病性神經癥,主要指患者擔心或相信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,反復就醫(yī),盡管經反復醫(yī)學檢查顯示陰性以及醫(yī)生給予沒有相應疾病的醫(yī)學解釋也不能打消患者的顧慮,常伴有焦慮或抑郁。疑病癥的形成與個人性格有關,如內向、膽怯、固執(zhí)、遲疑不決等;生活中的不良刺激、變故;老年境遇,如長期空巢等因素有關。對于疑病癥患者的治療,一般性的解 釋和說服通常不易被患者接受,有時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。 而一味順應患者要求做不必要的檢查,反而會助長患者“我得的是罕見病,一般性的檢查是查不出來”的病態(tài)心理。“患者要在信賴醫(yī)生的基礎上逐步認識該病的本質,即該病不是軀體上的疾病,而是一種心理障礙。疑病癥的治療并不復雜,只需在專業(yè)心理醫(yī)師的指導下,以心理治療為主,藥物治療為輔即可。”張俊峰說。